在兩個月前召開的第二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上,五家渠新林木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珉帶著十幾張照片“闖”進展會現場,幫助農戶銷售5萬只生態(tài)林下雞,并且取得了預期效果。
如今,10多家農戶的1萬只生態(tài)林下雞又出欄了,這一次,這些農戶又將銷售希望放在趙珉身上。
為農工致富他出錢買回雞雛
2006年,趙珉經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六師招商引資,在距吉木薩爾縣數十公里的紅旗農場的荒地上開發(fā)了20萬畝生態(tài)林及原料林基地項目。2009年,首批樹木種植成功,經過3年發(fā)展,現在已經成林5萬畝。
今年春天,兵團林業(yè)局的領導在參觀林場時,對趙珉提出,應該充分利用已經成型的樹林進行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并建議趙珉將林地提供給紅旗農場的職工,發(fā)展林下經濟。
通過查詢,趙珉得知廣西“信都雞”活潑好動、覓食能力強,抗病力強、行動敏捷,適合樹林放養(yǎng)。
但每年的春末夏初,是團場職工們經濟最為緊張的時候,因為他們已經將自己的錢都用在購置農具和肥料上了。于是,趙珉就自己出錢購買了雞雛。
生態(tài)林下雞享受“貴族”生活
今年4月末,首批廣西“信都雞”雞雛到了,趙珉將這些雞雛分給紅旗農場的數十個農工飼養(yǎng),并表示,可以到樹林里放養(yǎng)。
一個月后,雞雛竟然全部成活,并過上了“貴族”生活。每天早上天剛亮,農工們就打開雞舍,讓雞自由覓食林間野生植物、昆蟲等,飲地下泉水,每天還適量補喂五谷雜糧,當然補喂五谷雜糧的費用由趙珉出。
趙珉說:“這些雞吃得最多的是樹林的野菜、草籽和蟲子,尤其是八九月份,這些雞吃了很多螞蚱,還為樹林除了害。”
由于是放養(yǎng)的,并且吃的都是綠色食物,這數萬只生態(tài)林下雞長得極好,平均重量達到2公斤-2.5公斤/只,并且成活率達到100%。
據當地有關部門檢測,這些生態(tài)林下雞具有蛋白質、賴氨酸含量高,熱量、脂肪、膽固醇含量低等特點,是天然的綠色滋補佳品。
他為“燙手山芋”找銷路
9月5日,趙珉帶著十幾張生態(tài)林下雞的照片走進中國——亞歐博覽會,成功銷售了5萬只雞。
可時隔1個月,生態(tài)林下雞的銷售卻困擾了趙珉。原來,有幾家農戶飼養(yǎng)的生態(tài)林下雞在10月份出欄,沒有銷路的他們又找到了趙珉。
“如果不幫他們,這些雞已經發(fā)育成熟,不再長重量,喂多了就是浪費。而且天氣漸冷,樹林中可供林下雞食用的野生植物已經沒有,每天都要喂玉米面、豆餅、麥麩混合物,對農戶來說是筆不小的開支,農戶們負擔不起。”趙珉說,除了生態(tài)林下雞外,農戶們手中還有一些生態(tài)林下雞的雞蛋,也想一起出售。
如果是到市場上出售活雞,來回的運費都是成本,如果進超市,高昂的入場費也是一筆大開支。
趙珉介紹說,每只生態(tài)林下雞只售100元,為了方便大家購買,他自己已經出資購買了速凍設備和真空包裝設備。如果市民有需要,他可以加工好后送到指定地點。如果想去林場購買活雞,農戶們也很歡迎,“看上哪只抓哪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