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港媒“巴士的報”網站報道內地供港活雞驗出禽流感后,香港停止輸入內地活雞,市面亦停售本地活雞六天。政府多個部門今日(1月7日)開會商討啟用打鼓嶺本地活雞檢查站,期望最快明日(1月8日)凌晨試行,并在同日恢復向市面供應三千只本地活雞。但即使三千活雞只順利運往市場發(fā)售,由于數量太少,有雞販揚言每只活雞要索價五百大元,才可抵銷成本增加。市民驚聞要一張“大牛”換一只活雞,紛紛慨嘆:“梗系唔買啦!” (意為“當然不買啦” 編者注)
本地活雞最快明天供應市場,限量三千只作為試驗,數量只有平日的四分之一,有零售商揚言,如果每檔只分得四十多只活雞,每只雞賣五百元才有利潤,個別檔販或寧愿不做生意。
活雞零售檔販羅志騰表示,如三千只活雞平均分配全港零售檔,每檔就只分得四十多只,“如果每天賣三、四十只活雞,要賣四、五百元才夠‘維皮’(意為“夠本” 編者注),這樣開不開都沒有意思。”他指出,其攤檔每日最少要賣到二百只雞才可以做下去,否則寧愿不開業(yè)。他透露不會所有商販都會開檔,業(yè)界會事先協調。
在供應減少下,活雞零售價勢必上升,九龍家禽營運同業(yè)商會會長楊志倫表示,如果以“車過車”形式運送活雞,每籠活雞(十六只)的運輸成本會由三十元一籠,增加至五十元一籠。本地活家禽批發(fā)商會會員吳永健表示活雞價格視乎市場需求而定。
九龍家禽營運同業(yè)商會會長楊志倫指,運送每箱十六只活雞運費平均約三十元,但活雞數量太少,運費需增加約四成至每箱五十元。本地雞零售商羅志騰更指,若每天只有三千只活雞,以全港一百三十多個零售點計算,每個零售點只分發(fā)數十只活雞,令雞販營運成本增加。H7N9禽流感發(fā)生前,活雞每斤賣五十多元,一只約一百五十至近二百元。
有 “富豪飯?zhí)?rdquo;之稱的福臨門魚翅海鮮酒家經理梁先生指,以往每日會由內地輸入二十五只活雞,近日因中港兩地貨源中斷,被迫轉用冰鮮雞調制上湯,招牌炸子雞及豉油雞必用活雞,故現時要暫停供應。著名食家劉健威開設的留家廚房,招牌菜玫瑰花煙薰雞被迫改用冰鮮雞,他擔心活雞恢復供應量太少,價格會飆升。
食衛(wèi)局局長高永文昨天表示,今日會與漁護署及食環(huán)署開會,商討打鼓嶺本地活雞檢查站的活雞分流安排,認為先以少量活雞試驗,在流程設計上包括車輛出入時間,以及以“車過車”方式將雞籠轉運,盡量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但承認是試驗性質,能夠應市的活雞數目較少,全港未必每個零售點都有供應。若落實方案,最快明日凌晨可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