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8日,F(xiàn)rontiers in Immunology (5-Year IF: 5.578) 在線發(fā)表了中山大學陳瑤生教授團隊最新研究成果:該團隊培育出首例CD163受體SRCR5結構域LBP缺失抗PRRSV基因編輯豬(Highly Efficient Generation of Pigs Harboring a Partial Deletion of the CD163 SRCR5 Domain, Which Are Fully Resistant to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2 Infection)。
由于與PRRSV互作的主要是CD163受體SRCR5結構域中的Ligand-binding pocket (LBP),該結構域中其他部分仍具有重要功能。為了最大限度的保存CD163生物學功能,陳瑤生教授團隊培育出首例CD163受體SRCR5 LBP缺失基因編輯大白豬和陸川豬(如圖1所示)。

CD163受體SRCR5 LBP缺失基因編輯陸川豬和大白豬
對基因編輯大白豬進行II型高致病性PRRSV活體攻毒。結果表明,用JXA1和MY兩種高致病性毒株攻毒42天后,與野生型豬相比,LBP缺失編輯豬能夠完全抵抗PRRSV感染,不表現(xiàn)出任何臨床癥狀,沒有病理異常、病毒血癥,且不產生抗PRRSV抗體(如圖2所示)。同時分離野生型和編輯型仔豬肺泡巨噬細胞,在細胞水平上進行攻毒試驗。結果表明,LBP缺失編輯豬肺泡巨噬細胞在體外同樣表現(xiàn)出對PRRSV抗性。相關成果已申報國家發(fā)明專利,論文已發(fā)表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 (5-Year IF: 5.578) 雜志上。

CD163受體SRCR5 LBP缺失大白豬抗PRRSV感染
2019年5月16日,全球動物育種領域巨頭Genus(PIC是其旗下豬育種業(yè)務)與擁有國內品種最全規(guī)模最大的動物育種公司首農股份達成戰(zhàn)略合作,在中國研究、開發(fā)、注冊并推廣抗藍耳病豬,預計投資5000-8000萬美元。
預示著本研究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抗藍耳病豬有望在不久的將來大規(guī)模推廣應用,本團隊正在研究抗藍耳基因編輯豬經濟性狀、免疫性狀等。
郭春和博士、王敏、朱振邦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何祖勇、劉小紅老師為共同通訊作者。本研究得到轉基因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