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青青机版|中文字幕a∨无码专区不卡|极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AV 中文 在线

http://m.ikaaw.com/news/show.php?itemid=35698
 
http://www.cdhaike.cn
http://m.ikaaw.com/file/upload/202112/07/16-14-00-42-1.gif
 
 
 
當前位置: 首頁 » 電子期刊 » 市場分析 » 正文

我國豬肉進口關稅有效保護水平估算

趙亮1 陶紅軍2 吳秋萍2 1.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 2.福州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來源:《肉業(yè)產業(yè)資訊》    2017年第10期
 
內容摘要:我國豬肉產業(yè)規(guī)模龐大,但生豬養(yǎng)殖業(yè)和豬肉加工業(yè)都具有弱質性,需要設計科學的進口關稅政策助力豬肉產業(yè)發(fā)展。采用關稅有效保護率模型計算了進口關稅對我國生鮮豬肉產品和豬肉加工制品的有效保護水平
  摘 要:我國豬肉產業(yè)規(guī)模龐大,但生豬養(yǎng)殖業(yè)和豬肉加工業(yè)都具有弱質性,需要設計科學的進口關稅政策助力豬肉產業(yè)發(fā)展。采用關稅有效保護率模型計算了進口關稅對我國生鮮豬肉產品和豬肉加工制品的有效保護水平,發(fā)現(xiàn)生鮮豬肉產品和豬肉加工制品進口關稅有效保護率高于名義進口關稅稅率,豬肉進口關稅政策有利于國內豬肉產業(yè)發(fā)展。我國可以適當降低豬肉產業(yè)上游產品進口關稅稅率,穩(wěn)定生鮮豬肉進口關稅稅率,保持甚至提高加工豬肉制品的進口關稅稅率,在履行自由貿易的國際義務同時又能提高對生鮮豬肉和加工豬肉制品的實際關稅有效保護水平。提升國內豬肉產業(yè)自身競爭力就是對產業(yè)的最有效保護,應大力推進豬肉產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強生豬養(yǎng)殖一產,做優(yōu)生豬屠宰和豬肉加工二產,做活社會化服務三產。
  關鍵詞 豬肉貿易;進口關稅;有效保護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業(yè)競爭力
  豬糧安天下。豬肉在我國城鄉(xiāng)居民菜籃子中占有絕對重要地位,占肉類產量的比重高達63.62%。豬肉產業(yè)健康發(fā)展對于穩(wěn)定國內市場食品供應、創(chuàng)造更多就業(yè)崗位、提高從業(yè)人員收入、推進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全豬肉產業(yè)鏈、應對國際食品企業(yè)競爭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豬肉產業(yè)鏈包含種豬繁育、飼料生產、獸藥動保產品研發(fā)、養(yǎng)殖設施設備生產、商品豬飼養(yǎng)、疾病疫病防治、屠宰加工、豬糞便處理、豬肉配銷、豬肉企業(yè)融資服務、展覽服務和信息服務等諸多環(huán)節(jié)。為了提高豬肉產業(yè)國際競爭力,增加豬肉產品有效供給,豬肉產業(yè)鏈每個節(jié)點都不能存在短板。雖然我國豬肉產業(yè)規(guī)模龐大,但是技術水平、生產效率和產業(yè)競爭力與歐美發(fā)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時,我國豬肉產業(yè)發(fā)展還面臨著“豬周期”難以預測、品種資源對國外依賴性大、資源環(huán)境硬約束、疾病疫病控制難度大、加工能力不足、長期貿易逆差、豬肉走私猖獗、豬肉產品質量監(jiān)督控制體系落后、規(guī)模經營水平和市場集中度低等挑戰(zhàn),產業(yè)弱質性特征明顯。
  在豬肉貿易方面,由于資源稟賦劣勢及國內外市場豬肉價格倒掛,我國豬肉貿易國際競爭力較弱,存在顯著逆差。與美國、歐盟以及巴西等主要豬肉生產國相比,我國豬肉產業(yè)生產成本高,具有顯著的競爭劣勢,需要政府為其出臺扶持性的產業(yè)政策和貿易政策。但是,我國是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之一,具有不斷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的義務,能夠用來支持豬肉產業(yè)發(fā)展的產業(yè)政策和貿易政策不能與產量和價格直接相關。
  對于進口國而言,關稅是最直接有效的貿易政策。名義進口關稅稅率并不能正確地反映我國生豬產業(yè)和豬肉屠宰、加工業(yè)的實際保護水平。通過合理設置豬肉產業(yè)投入品和最終產品的進口關稅稅率,我國有可能在不違反WTO規(guī)則前提下提高對本國豬肉產業(yè)的有效保護水平。我國完全可以針對豬肉產業(yè)鏈的具體環(huán)節(jié),對豬肉產業(yè)的投入品、中間產品和豬肉加工制品制定逐步升級的進口關稅稅率。這樣既不違反WTO自由貿易原則,又能提高對國內豬肉產業(yè),特別是豬肉加工業(yè)的保護水平。
  本文在對我國豬肉產業(yè)弱質性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采用關稅有效保護率模型,分別對我國豬肉和豬肉加工制品進口關稅有效保護率進行估算。在國際貿易政策分析工具中,進口關稅有效保護率模型比較成熟,且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分析結果可信度高。進口關稅有效保護率模型的最大優(yōu)點是簡潔,不需要考慮非關稅壁壘對國內產業(yè)的保護問題。
  一、我國豬肉產業(yè)的弱質性判斷
  1.生豬養(yǎng)殖業(yè)弱質性
 ?。?)生產性能水平低。2015年我國豬肉產量達到5637.50萬噸,分別是歐盟和美國豬肉產量的2.45倍和5.05倍,占世界豬肉產量的50.58%。生豬屠宰量7.1億頭,占世界生豬屠宰量的56.99%。雖然我國豬肉總產量高,但是豬肉產業(yè)生產率水平較低。2015年我國生豬出欄胴體重和出欄率分別為84.52千克/頭和1.52,低于美國和巴西等生豬產業(yè)大國水平。美國和巴西每年每頭母豬斷奶仔豬數(shù)(PSY)平均高達24.83和25.51頭,而我國PSY僅為16~18頭。在飼料轉化率方面,巴西和美國商品豬的飼料轉化率分別為2.60和2.76,而我國商品豬飼料轉化率高達3.10。
 ?。?)養(yǎng)殖成本高。我國生豬養(yǎng)殖成本持續(xù)攀升,不僅抑制了豬肉消費需求,而且降低了養(yǎng)殖戶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2014年我國散養(yǎng)生豬養(yǎng)殖成本達到15.88元/千克,比小規(guī)模豬場的養(yǎng)殖成本高1.96元/千克。我國生豬養(yǎng)殖成本約是美國的2倍,巴西的1.5倍。與要素稟賦充裕國家相比,我國生豬養(yǎng)殖業(yè)早已不具有成本優(yōu)勢。平均來看,我國每千克豬肉需要消耗玉米2.1千克,比美國高0.91千克。2014年我國生豬養(yǎng)殖需要消耗1.60億噸飼料糧,約占我國糧食產量的26%,給糧食生產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飼料成本是生豬養(yǎng)殖成本中最主要的費用,各類規(guī)模養(yǎng)殖場的飼料費用在總成本中所占的比重都超過了50%。與生豬產業(yè)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生豬養(yǎng)殖飼料成本較高。2015年美國、德國、巴西和越南的生豬養(yǎng)殖飼料成本相當于人民幣2.00~2.25元/千克,而我國的飼料成本高達3.00~3.25元/千克,一度還達到3.50~3.75元/千克。
 ?。?)價格波動大。我國生豬養(yǎng)殖業(yè)始終在“豬賤傷農,肉貴傷民”的“豬周期”中循環(huán),屬于“高風險、低盈利”的產業(yè)。2001—2006年期間,我國豬肉產量大于消費量,供求差額占產量的比重逐年上升。2007年我國豬肉供求基本平衡,2008年豬肉市場則供不應求,供求缺口達到48.60萬噸。2009年國內豬肉價格上漲,養(yǎng)殖戶紛紛補欄,豬肉產量大幅提高,供求基本平衡。2010-2011年期間,豬肉市場又經歷了一輪價格由波谷到波峰的劇烈轉變過程。2011-2014年期間我國豬肉市場則陷入罕見的持續(xù)3年的低迷期,市場價格疲軟,許多散養(yǎng)戶退出市場。2014年我國豬飼料價格持續(xù)走高,但是豬肉價格連續(xù)下跌至22.26元/千克,養(yǎng)殖戶虧損嚴重。2015年我國豬肉產量降至5637.50萬噸,消費量增至5720.00萬噸,供求缺口高達82.50萬噸。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由于能繁母豬數(shù)量減少和政府出臺史上最嚴厲環(huán)保法,國內生豬市場回暖,價格攀升。2016年5月11日,國內生豬收購價格為20.70元/千克,比5月4日增加0.49%。2016年5月16-22日的一周時間內,全國規(guī)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yè)白條肉平均出廠價格為26.49元/千克,同比增加0.42%。豬周期的頻繁出現(xiàn)和豬肉價格的劇烈波動不利于生豬養(yǎng)殖戶安排生產計劃,不利于豬肉加工企業(yè)形成穩(wěn)定的生產預期,也不利于穩(wěn)定市場豬肉供給。
  2.豬肉加工業(yè)弱質性
 ?。?)深加工比例低。雖然我國豬肉加工企業(yè)逐步引進了西式肉制品的加工設備和加工工藝,極大地豐富了豬肉制品種類,但是我國豬肉制品加工業(yè)仍落后于發(fā)達國家。國內市場上常見的豬肉制品主要包括腌臘肉制品、熏燒烤肉制品、醬鹵肉制品、發(fā)酵肉制品、熏煮香腸火腿制品五大品種,品種數(shù)量少于發(fā)達國家。我國豬肉加工品結構存在的問題包括:白條肉多,分割肉少;熱鮮肉多,冷鮮肉少;生鮮肉多,肉制品少;散售裸肉多,包裝肉少。深加工的豬肉產量占豬肉總產量的比重僅為20.7%,遠低于發(fā)達國家50%以上的水平。可喜的是,雛鷹集團和禾豐集團等原先以生豬養(yǎng)殖為主的企業(yè)開始加大豬肉加工制品生產研發(fā)的力度。雙匯集團通過國際并購,將美國史密斯菲爾德豬肉加工制品生產線及其品牌引入中國。
 ?。?)行業(yè)集中度不高。我國豬肉屠宰加工企業(yè)的規(guī)模和產業(yè)集中度與發(fā)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我國有4585個生豬定點屠宰企業(yè)和10135個小型生豬屠宰場點,分別占總量的31%和69%。2015年生豬屠宰加工量排名前三的企業(yè)是雙匯發(fā)展、雨潤集團和新希望六合。三家企業(yè)生豬屠宰量合計為3560萬頭,約占全國總量的5%。三家企業(yè)加工的豬肉制品產量達到300萬噸,約占20%的市場份額。對于國內龐大的豬肉消費市場來說,我國豬肉加工企業(yè)的規(guī)模和市場集中度不高。同時,生豬屠宰加工和生豬養(yǎng)殖戶的利益聯(lián)系機制松散,存在信息不對稱和屠宰企業(yè)聯(lián)合壓價等問題。
 ?。?)生產技術設備落后。我國生豬屠宰加工企業(yè)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的同時,開始消化、吸收、仿制進口設備,設計和制造出類似于“SDJ-I型數(shù)控蒸汽燙毛生豬屠宰生產線”等適合我國國情的屠宰加工設備。雖然國產肉類加工機械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在逐步縮小,但是我國大部分中式傳統(tǒng)豬肉制品加工企業(yè)的設備和加工技術仍停留在手工作坊式的落后階段,不利于更好地保障豬肉產品的質量。
 ?。?)食品安全問題突出。由于豬肉加工標準不完善,豬肉加工過程中存在著過量使用磷酸鹽、肉味香精、抗氧化劑、發(fā)色劑和硝酸鹽等現(xiàn)象,豬肉加工制品質量參差不齊。比如,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的規(guī)定,人工合成色素只能用在少數(shù)肉制品中,但我國部分豬肉制品中誘惑紅等合成色素的含量嚴重超標。有些豬肉加工企業(yè)為了降低生產成本,用植物蛋白、明膠取代淀粉作為填充物,不但影響了豬肉制品的品質,還會對食用者造成潛在危害。我國豬肉消費市場仍然存在私宰肉、注水肉、病害肉、走私肉以及非法或超量添加生長劑行為。胡穎廉認為我國畜牧部門長期以增加產量為主要目標,沒有太多動力或精力去健全豬肉產品質量監(jiān)管體系。商務部門(現(xiàn)為農業(yè)部門)在生豬屠宰環(huán)節(jié)質量安全監(jiān)管能力差,存在“關注-批示-打擊-反彈”的惡性循環(huán),只能維持一種“大事不出、中事不多、小事不斷”的低水平平衡狀態(tài)。在豬肉消費環(huán)節(jié),工商、質監(jiān)、食藥監(jiān)部門執(zhí)法力量分散,監(jiān)管形式僅限于索票、索章,缺乏判斷豬肉產品質量的技術手段,也無法進行豬肉產品的全程追溯,甚至發(fā)生了“從警察到保安”的角色變異。
  二、模型與數(shù)據(jù)來源
  1.模型構建
  經典的關稅有效保護率估算方法是小國模型,假設條件包括:進口完全供給彈性,出口完全需求彈性;關稅稅率的變化會影響商品的進出口,但是過高的關稅稅率不會使進出口量等于零;勞動等初級生產要素在國家間不流動,在國內可自由流動;中間投入品和最終產品之間不存在替代關系;所有生產投入品都是可貿易的;要素的投入產出系數(shù)固定。2014年我國豬肉進口量和出口量僅占豬肉產量的2.43%和0.38%,豬肉的貿易量占國內豬肉產量的比重極低,所以我國豬肉貿易滿足小國模型的假設。生鮮豬肉是豬肉加工制品的投入品。生鮮豬肉一般用于家庭烹飪,而豬肉加工制品既可以用于家庭烹飪,也可以用于戶外就餐。生鮮豬肉來源于豬肉產業(yè)鏈屠宰環(huán)節(jié),而豬肉加工制品來源于豬肉產業(yè)鏈加工環(huán)節(jié),存在上下游關系。在此,假設生鮮豬肉和豬肉加工制品不存在替代關系。因此,可以運用關稅有效保護率模型來估算我國進口關稅對豬肉產業(yè)的有效保護水平。
  假設uj表示在沒有征收進口關稅的情況下,一國產業(yè)j每單位最終產品的增加值。aij表示在沒有征收進口關稅的情況下,該國每單位最終產品j的中間投入品i所占比重,即投入產出系數(shù)。在不征收進口關稅的情況下,進口國最終產品j的增加值為:
  式(1)中,n為最終產品j所需要的中間投入品的種類數(shù)。如果進口國最終產品j的進口關稅稅率為tj,征收進口關稅后最終產品j的價格將增加到沒有進口關稅時價格的1+tj倍。ti為中間投入品i的進口關稅稅率,征收進口關稅后中間投入品i的價格將增加到沒有進口關稅時價格的1+ti倍。在進口國對最終產品j和中間產品i同時征收進口關稅時,最終產品j的增加值為:
  式(2)中,u'j表示在征收進口關稅時,國內每單位最終產品j的增加值。關稅有效保護率模型的本質是要反映最終產品j從uj到u'j的價值增值過程,而不是最終產品j的國內價格從1到1+tj的變化過程。因此,關稅有效保護率可以表達為:
  式(3)中,ERPj為最終產品j的關稅有效保護率。把式(1)和式(2)代入式(3),得:
  由于無法直接得到自由貿易條件下的投入產出系數(shù)aij,因此也就無法根據(jù)式(4)直接估算關稅有效保護率。在進口國對最終產品和中間產品同時征收進口關稅時,最終產品增加值還可以用下式表示:
  式(5)中,a'ij表示對最終產品j和中間投入品i征收進口關稅時的投入產出系數(shù)。a'ij和aij之間的關系可以表示為:
  自由貿易條件下單位最終產品j增加值為:
  把式(7)代入到式(3)得到修正后的關稅有效保護率公式:
  式(8)表明,進口關稅對最終產品j的有效保護水平取決于最終產品j與中間投入品i的進口關稅稅率之間的差異。當所有中間投入品的進口關稅稅率為零時,進口關稅對最終產品的有效保護率達到最大值。當最終產品關稅稅率小于中間投入品關稅稅率與投入產出系數(shù)的乘積時,進口關稅的有效保護率也可能為負值。其他條件不變,進口投入品名義關稅稅率越高,關稅有效保護率越低。最終產品名義關稅稅率的上升會提高有效保護率。最后,投入產出系數(shù)a'ij越高,進口關稅有效保護率越高。
  2.數(shù)據(jù)來源
  投入產出系數(shù)來自于《1997年度中國投入產出表》《2002年度中國投入產出表》《2007年度中國投入產出表》和《2012年度中國投入產出表》中的直接消耗系數(shù)。投入產出表中的直接消耗系數(shù)是用最終產品j部門的總投入Xj去除該部門生產經營中所直接耗的第i產品部門的產品或服務的數(shù)量Xij。從2012年我國的投入產出表可以看出,畜牧業(yè)的投入涉及52個行業(yè)部門。其中,最主要的投入部門包括飼料加工業(yè)、種植業(yè)和畜牧業(yè),直接消耗系數(shù)分別為0.2375、0.019 0和0.0792。屠宰加工行業(yè)的投入涉及99個行業(yè)部門。其中,最主要的投入部門包括畜牧業(yè)、屠宰及肉類加工業(yè)、批發(fā)零售業(yè),其直接消耗系數(shù)分別為0.5121、0.1370和0.0710。
  ti與tj來源于世界貿易組織關稅在線分析數(shù)據(jù)庫(TAO),包括簡單算術平均進口關稅稅率和按進口額加權平均進口關稅稅率。將HS6位編碼下的商品分類分別與投入產出表中100多個產品部門相對應。1996-2001年期間的進口關稅稅率是根據(jù)1996年協(xié)調編碼制度標準(HS1996)進行分類的。同理,2002-2006年、2007-2011年和2012-2014年期間的關稅數(shù)據(jù)則是分別根據(jù)HS2002、HS2007和HS2012進行分類。我國豬肉產業(yè)中間投入品和最終產品進口關稅稅率見表1。
  表1 我國豬肉產業(yè)中間投入品和最終產品進口關稅稅率    %
年份 簡單平均進口關稅稅率 加權平均進口關稅稅率
種植業(yè) 畜牧業(yè) 飼料加工業(yè) 屠宰及肉類加工業(yè) 種植業(yè) 畜牧業(yè) 飼料加工業(yè) 屠宰及肉類加工業(yè)
1996 30.49 15.81 28.00 39.04 73.44 15.49 6.37 21.23
1997 21.30 10.95 14.33 22.07 55.49 12.03 5.91 11.70
2001 20.39 12.79 16.75 21.15 86.08 27.39 5.58 9.82
2002 15.37 11.49 13.60 18.38 11.22 33.86 6.01 12.42
2003 14.34 11.34 12.03 17.31 12.04 30.41 6.10 11.46
2004 13.36 11.19 10.48 16.24 20.49 34.36 6.12 10.73
2005 13.31 11.20 10.43 16.17 16.25 32.02 5.99 10.21
2006 13.27 11.42 10.38 16.33 17.03 33.13 5.99 12.43
2007 13.17 11.38 10.38 16.15 11.78 35.25 5.92 12.95
2008 13.11 11.38 10.38 16.15 8.65 34.47 5.88 12.33
2009 13.10 11.38 10.38 16.15 8.27 32.96 5.92 11.59
2010 13.06 11.38 10.38 16.15 10.98 31.43 6.27 11.72
2011 12.99 11.28 9.75 16.09 6.61 31.77 5.18 11.93
2012 12.99 10.23 10.38 15.90 9.37 30.45 6.03 11.79
2013 12.97 10.23 10.38 15.90 8.95 30.78 6.02 11.85
2014 12.10 9.06 9.75 15.60 6.20 14.68 4.96 12.03
  注:數(shù)據(jù)來源于WTOTAO數(shù)據(jù)庫
  表1表明,我國豬肉產業(yè)進口關稅稅率梯級分布特征還是比較明顯的。屠宰及肉類加工業(yè)的簡單平均關稅稅率明顯高于飼料加工業(yè)、種植業(yè)和畜牧業(yè);畜牧業(yè)的加權平均進口關稅稅率高于飼料加工業(yè)和種植業(yè);種植業(yè)的加權平均進口關稅稅率高于飼料加工業(yè)。生鮮豬肉產品進口關稅稅率較高,既不符合我國豬肉產業(yè)的比較優(yōu)勢和要素稟賦優(yōu)勢,也不能真正有效保護國內豬肉產業(yè),導致豬肉產業(yè)鏈整體競爭力水平低下。我國耕地和灌溉水資源稀缺,環(huán)境治理壓力大,不具有發(fā)展生豬養(yǎng)殖業(yè)的資源稟賦優(yōu)勢。根據(jù)比較優(yōu)勢理論,我國應在保持國內豬肉綜合生產能力的前提下適當降低生鮮豬肉進口關稅稅率,增加生鮮豬肉進口數(shù)量,擴大國內豬肉供給,穩(wěn)定國內豬肉價格。同時,我國工業(yè)制造業(yè)能力強,具有發(fā)展豬肉加工業(yè)的生產率比較優(yōu)勢,應積極發(fā)展豬肉加工業(yè),進口廉價生鮮豬肉,加工增值后向國際市場出口豬肉加工制品。
  分別采用簡單平均進口關稅稅率和加權平均進口關稅稅率估算我國豬肉貿易的進口關稅有效保護水平。簡單平均關稅賦予每一個稅目產品相同的權重,在某些產品進口關稅稅率為零情形下會高估進口關稅對貿易的阻礙。計算加權平均關稅時高關稅產品的權重一般較小,會低估進口關稅對貿易的阻礙。
  三、估算結果與解釋
  1.簡單平均關稅有效保護率
  1996年我國豬肉名義進口關稅稅率大幅度下調后,豬肉貿易的關稅有效保護率亦大幅度下降。2001-2004年期間,我國凍豬肉和其它凍豬雜碎的名義進口關稅稅率再次下調,兩種豬肉產品的關稅有效保護率也直線下降。鮮或冷藏豬肉、鮮或冷藏豬雜碎和凍豬肝的關稅有效保護率大于名義進口關稅稅率。2005-2007年期間,我國凍豬肉和其它凍豬雜碎的關稅有效保護率和名義進口關稅率相差不大。鮮或冷藏豬肉、鮮或冷藏豬雜碎和凍豬肝的關稅有效保護率始終大于名義進口關稅稅率(見表2)。
  表2 簡單平均關稅下各類生鮮豬肉產品有效保率          
年份 鮮、冷藏豬肉 凍豬肉 鮮、冷藏豬雜碎 凍豬肝 其他凍豬雜碎
1996 65.09 65.09 65.09 51.44 65.09
1997 22.81 22.81 22.81 39.75 22.81
2001 21.50 19.61 21.50 21.50 21.50
2002 25.16 15.82 25.16 25.16 15.82
2003 25.93 13.44 25.93 25.93 13.44
2004 27.13 11.43 27.13 27.13 11.43
2005 27.20 11.48 27.20 27.20 11.48
2006 27.22 11.49 27.22 27.22 11.49
2007 27.17 11.46 27.17 27.17 11.46
2008 28.05 11.87 28.05 28.05 11.87
2009 28.05 11.87 28.05 28.05 11.87
2010 28.06 11.88 28.06 28.06 11.88
2011 28.49 12.21 28.49 28.49 12.21
2012 28.31 12.07 28.31 28.31 12.07
2013 28.31 12.08 28.31 28.31 12.08
2014 29.59 13.05 29.59 29.59 13.05
  2008-2014年期間,我國豬肉產業(yè)投入產出系數(shù)a'ij的數(shù)值稍高于2003-2007年期間的投入產出系數(shù),進口投入品的名義進口關稅稅率也有所降低,導致2008-2014年期間我國豬肉進口關稅有效保護率略微上漲。
  我國加工豬肉制品的進口關稅有效保護率遠遠高于名義進口關稅稅率。干、熏、鹽制豬肉的有效保護率也大于鮮、冷、凍等豬肉產品的有效保護率。1996年我國干、熏、鹽制豬肉的名義進口關稅稅率為55.00%,而關稅有效保護率竟高達5568.83%。制作或保藏的豬肉及副產品名義進口關稅稅率為45.00%,而關稅有效保護率也高達410.52%。
  1997年豬肉制品名義進口關稅稅率大幅下調后.進口關稅對豬肉制品的有效保護水平驟然下降。干、熏、鹽制豬肉和制作或保藏的豬肉及副產品的關稅有效保護率分別降為156.13%和94.67%。2001年之后,豬肉制品的關稅有效保護率再次隨著名義進口關稅稅率的下降而下降.2014年我國干、熏、鹽制豬肉的關稅有效保護率為88.49%,制作或保藏的豬肉及副產品關稅有效保護率為28.02%,遠不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前的水平。2014年隨著鮮、冷、凍豬肉名義進口關稅稅率的下降,我國豬肉制品的關稅有效保護率略有提高(見表3)。
  表3 簡單平均關稅下加工豬肉制品有效保護率        %
年份 干、熏、鹽制豬肉 制作或保藏豬肉及副產品
1996 5568.83 410.52
1997 156.13 94.67
2001 320.50 104.99
2002 313.38 68.95
2003 107.14 34.90
2004 100.12 25.90
2005 100.75 26.15
2006 99.19 25.53
2007 99.61 25.70
2008 75.83 22.05
2009 75.82 22.05
2010 75.82 22.05
2011 76.46 22.35
2012 81.72 24.86
2013 81.71 24.86
2014 88.49 28.02
  2.加權平均關稅有效保護率
  加權平均關稅稅率情形下,各年度鮮、冷、凍豬肉產品的關稅有效保護率差異較大。鮮或冷藏豬肉、鮮或冷藏的豬雜碎和凍豬肝的關稅有效保護率高于名義進口關稅率。凍豬肉和其他凍豬雜碎的關稅有效保護率波動幅度較大,出現(xiàn)了大于、小于和等于名義進口關稅稅率三種情況。1996年,我國鮮、冷、凍豬肉和豬副產品的關稅有效保護率均為58.56%。1997年名義進口關稅稅率削減后,鮮、冷、凍豬肉和豬副產品的關稅有效保護率均降低為15.75%。
  我國凍豬肉名義進口關稅稅率從1996年到2004年大幅下降,有效關稅保護率下降為7.78%。其它凍豬雜碎的關稅有效保護率也隨著名義進口關稅稅率的削減從1996年的58.56%下降至2004年的7.78%。2001年,由于飼料等中間投入品加權平均關稅稅率上漲,鮮、冷、凍豬肉產品關稅有效保護率大幅度下降。2002-2014年期間,鮮或冷藏豬肉、鮮或冷藏的豬雜碎和凍豬肝均處于高有效保護水平。2014年,我國鮮、冷、凍豬肉產品的關稅有效保護水平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投入品名義進口關稅稅率的下降(見表4)。
  表4 加權平均關稅下各類生鮮豬肉產品有效保護率   %
年份 鮮、冷藏豬肉 凍豬肉 鮮、冷藏豬雜碎 凍豬肝 其他凍豬雜碎
1996 58.56 58.56 58.56 57.40 58.56
1997 15.75 15.75 15.75 50.19 15.75
2001 6.62 5.16 6.62 6.62 6.62
2002 24.28 15.07 24.28 24.28 15.07
2003 25.39 13.00 25.39 25.39 13.00
2004 22.41 7.78 22.41 22.41 7.78
2005 24.07 9.07 24.07 24.07 9.07
2006 23.74 8.81 23.74 23.74 8.81
2007 25.06 9.83 25.06 25.06 9.83
2008 27.71 11.62 27.71 16.65 3.08
2009 28.21 12.00 28.21 27.71 11.62
2010 27.62 11.55 27.62 27.62 11.55
2011 29.36 12.87 29.36 29.36 12.87
2012 27.45 11.42 27.45 27.45 11.42
2013 27.78 11.67 27.78 27.78 11.67
2014 33.36 15.91 33.36 33.36 15.91
  加權平均進口關稅稅率情形下,我國加工豬肉制品的關稅有效保護率變化幅度較大。1996年,干、熏、鹽制豬肉的關稅有效保護率高達15652.25%,制作或保藏的豬肉及副產品有效保護率為482.05%。1997年名義進口關稅稅率大幅下調后,兩種豬肉制品的關稅有效保護率驟然下降至148.40%和90.17%。2001-2014年期間,干、熏、鹽制豬肉的關稅有效保護水平隨著中間投入品加權關稅稅率的波動而變化,有些年份甚至低于名義進口關稅稅率(見表5)。
  表5 加權平均關稅下加工豬肉制品有效保護率   %
年份 干、熏、腌制豬肉 制作或保藏豬肉及副產品
1996 15652.25 482.05
1997 148.40 90.17
2001 64.33 16.47
2002 24.32 -13.37
2003 26.88 -4.46
2004 15.57 -13.78
2005 21.00 -10.80
2006 17.87 -12.51
2007 13.88 -14.73
2008 19.99 -7.75
2009 22.74 -6.13
2010 24.98 -4.83
2011 25.02 -4.80
2012 26.72 -3.82
2013 26.16 -4.14
2014 68.79 18.62
  2002-2013年期間,我國制作或保藏豬肉及副產品的關稅有效保護率由正轉負,變化范圍在-4%和-15%之間,原因是制作或保藏豬肉及副產品的關稅稅率小于中間投入品關稅稅率與投入產出系數(shù)的乘積。
  對于豬肉加工業(yè)而言,生鮮豬肉投入成本高,在加工豬肉制品價值較低時就會產生增加值為負的情形。2014年我國制作或保藏豬肉及副產品的關稅有效保護率由負轉正,得益于進口投入品名義進口關稅稅率的下降。
  四、結論與建議
  1.結論
  1996-2014年期間,我國鮮或冷藏豬肉、鮮或冷藏的豬雜碎和凍豬肝的進口關稅有效保護率在簡單平均關稅和加權平均關稅情形下均高于名義進口關稅稅率,得到了進口關稅制度的積極保護。簡單平均關稅下,干、熏、鹽制豬肉產品的進口關稅有效保護率幾乎達到了名義進口關稅稅率數(shù)值的三倍以上,制作或保藏豬肉的進口關稅有效保護率也大大高于名義進口關稅稅率。但加權平均關稅下,干、熏、鹽制豬肉產品的進口關稅有效保護率時低時高,制作或保藏的豬肉產品甚至出現(xiàn)負保護。我國豬肉產品進口關稅稅率是從上游產品向下游產品逐漸提高的梯形結構,存在著顯著關稅升級現(xiàn)象,這說明國家意在加強對最終豬肉產品的保護,豬肉進口關稅稅率的設置也是較為合理的。
  2.建議
 ?。?)設置有差別的豬肉產業(yè)鏈進口關稅稅率。國際多邊貿易體系要求成員國不斷開放農產品市場,并逐步削減關稅稅率,取消所有農產品的出口補貼。我國是負責任的WTO成員國,擔負著持續(xù)擴大農產品進口市場準入水平,降低農業(yè)黃箱補貼力度,積極推動豬肉自由貿易的義務。但是,豬肉自由貿易不能危害國內豬肉產業(yè)安全。過多的豬肉進口將擠占國內豬肉企業(yè)的市場份額,破壞國內豬肉綜合生產能力。如果我國對外國豬肉依存度過高,一旦國外市場豬肉產量下降,或者豬肉出口國限制對我國的豬肉出口,有可能會引發(fā)消費恐慌。根據(jù)我國豬肉產業(yè)鏈各節(jié)點產業(yè)發(fā)展實際,我國可以適當降低優(yōu)質種豬、飼料、生豬養(yǎng)殖設施設備、獸藥動保產品等豬肉產業(yè)上游產品進口關稅稅率,穩(wěn)定生鮮豬肉進口關稅稅率,保持甚至提高加工豬肉制品的進口關稅稅率,既能履行自由貿易的國際義務,又能提高對生鮮豬肉和加工豬肉制品的實際有效關稅保護水平。
 ?。?)加快豬肉產業(yè)轉型升級。根據(jù)中央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我國豬肉產業(yè)不僅要補齊產業(yè)鏈條上的短板,實現(xiàn)各節(jié)點產業(yè)之間的協(xié)同發(fā)展,而且要提高供給質量,減少低端豬肉制品的供給,增加高端豬肉制品的供給,提升豬肉產業(yè)競爭力。豬肉產業(yè)要努力“做強一產、做優(yōu)二產、做活三產”。“做強一產”就是要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和推廣,推動生豬養(yǎng)殖業(yè)的標準化和規(guī)?;ㄔO進程,提高飼料轉化率和能繁母豬年可供上市商品豬數(shù)量,有效控制生豬疫情,積極應對豬周期導致的市場波動風險,不斷提高生豬養(yǎng)殖業(yè)勞動生產率。“做優(yōu)二產”就是要大力發(fā)展飼料工業(yè)、獸藥動保產業(yè)、生豬屠宰和豬肉加工業(yè),提升生豬養(yǎng)殖、屠宰和豬肉加工業(yè)物質裝備水平。尤其要鼓勵豬肉加工產業(yè)發(fā)展,提高豬肉產品加工轉化率和附加值,為消費者提供種類多樣、價格合理的高端豬肉制品。提升企業(yè)開發(fā)新豬肉制品的能力,培育豬肉加工領軍企業(yè)。“做活三產”就是要圍繞生豬養(yǎng)殖和豬肉加工,利用互聯(lián)網和物聯(lián)網等現(xiàn)代信息技術,提高豬肉產業(yè)投入要素質量,細化豬肉產業(yè)分工,加速豬肉及豬肉制品流通速度,降低豬肉產業(yè)發(fā)展的交易成本。鼓勵各類市場供給主體提供人工授精、疾病疫病防治、豬場設計、豬糞污和溫室氣體排放治理、豬肉銷售渠道拓展、豬肉企業(yè)品牌推廣等社會化服務,提高豬肉產業(yè)專業(yè)化水平。完善跨區(qū)域豬肉產品冷鏈物流體系,提高豬肉冷鏈物流標準化水平。鼓勵豬肉企業(yè)利用各類電子商務平臺銷售豬肉產品,建立健全適應電子商務發(fā)展的豬肉質量分級、包裝配送等標準體系。
 
http://m.ikaaw.com/news/show.php?itemid=34711
 
關注"肉食界"微信公眾號
專注肉類縱橫資源,服務于肉類全產業(yè)鏈的信息“復興號”
關鍵詞: 我國 豬肉進口 關稅
[ ]  [ 打印 ]  [ 投稿 ]  [ 關閉 ]  [ 評論 ]  [ 返回頂部
 
 
版權聲明:

1. 轉載本網內容,請注明來源“中國肉類機械網”,或與本網聯(lián)系,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刊登的文章以信息傳播為目的,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版權由原作者或供稿方所擁有,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3. 如果轉載文章涉及您的合法權益和版權問題,或者轉載出處出現(xiàn)錯誤,請及時與本網聯(lián)系進行刪除。

4. 友情提醒:網上交易有風險,請買賣雙方謹慎交易,謹防上當受騙!

5. 投稿與合作熱線:010-88133989, E-mail:mpmpc@126.com


 
 
 
熱點推薦
新聞排行
 
×關閉
http://www.xinglongjixie.com/
×關閉
http://m.ikaaw.com/news/show.php?itemid=32033
横峰县| 长海县| 门源| 罗源县| 凌源市| 阿克| 黄石市| 岢岚县| 庄河市| 林口县| 罗定市| 石棉县| 读书| 海晏县| 潼关县| 宜宾县| 通山县| 五常市| 精河县| 蓬溪县| 卢氏县| 名山县| 高碑店市| 万全县| 云林县| 南和县| 惠州市| 玛沁县| 内丘县| 明星| 卓资县| 延庆县| 古蔺县| 日照市| 东方市| 和平区| 双牌县| 清涧县| 迭部县| 保亭| 彰化市|